我們常常會鼓勵個案說

「你要多來中心」「你要多出來走走」

這句話背後的動機

可以說是我們在協助個案復元

也可以說成是為了中心的營運

不可能純粹偏向某一說法

在理想中還是得面對現實

 

現實是,我們得必須透過過卡

才能申請健保給付,維持中心的營運

但我們同時相信

每一個走出、行動,都有機會促成一個人的復元

增加刺激、接觸的頻率、深度、多元

讓人可以在原有的步調中,有其他選擇或發展

這兩個面相衝突,但卻是同時並行

在他人的詮釋中

我們也就可以成為用心良苦的工作者

也可以被認為是只為賺錢的經營者

 

這是很現實的狀況

我們的服務要經歷外在的理解與考驗

但更應該考驗的是自己本身

做為一個行動者、工作者

我們能對得起自己的服務嗎?

當我在勸個案多參與

我們真的能提供相對有效、有意識、有深度的服務嗎?

會不會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在自我迷醉

言語上說的鏗鏘有力、振振有詞

但行動卻虛弱的應付行事

也許說應付太過誇張

不過,常常很有可能是只是當做一份工作

僅僅只是跑完一天的流程

有提供服務,但我們可能都說服不了自己

我們的服務與理念相稱嗎?

 

最終,事務、價值的促成還是在於「人」

除了有人的參與與投入

那行動者本身將自己放在什麼位置?

行動者如何看待工作與生活?

行動者如何給出行動?

行動者如何理解自身行動背後的動機?

同樣一件事情

在不同人的操作、推動下

可以成就不同的樣貌

會被區分好與壞

但先不論外在的詮釋與認定

我們得先過自己這一關

我們真的能說服自己

行動和價值信念是相呼應的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