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團體中討論「情緒」這回事

我們透過討論描述情緒的字眼

讓每一個人嘗試去標定情緒所處的正向或負向的向度及強度

一個小組可以拋出至少超過二十個情緒的字彙

我們可以發覺其中的三分之二都是位在大家標定的負向情緒

痛苦、悲傷、失落、沮喪、挫折、憤怒、生氣、難過、焦慮......

每個人分享了在生命歷程與生活當中的種種感受

剛開始大家嘗試標定自己的情緒時會有些困難

漸漸的每個人開始談到自己跟家人、自己與健康、自己與未來

這些和自己有關的議題,往往因為生了病而喪失了發言權與表達的能力

表達的能力可以透過活動與平時的關係互動來練習

但是發言權卻常常是還沒說出口或是即便說出口

也不被在意或直接的抹滅

我們發覺無論是生病的人或是一般的大眾

在描繪這些情緒的字彙時,大多也偏向了這些負向的符號

但負向一定不好嗎?!

我們發覺人們在負向感受相互分享的關係之中反而會出現同在與共鳴

反而在低谷時人們能夠彼此相互承接與支持

在這個時候才越發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友誼

把這些情緒拋出來,目的不是為了要別人解決

而是透過分享的過程中,反而能夠讓彼此感受到有同伴

感受到希望、情感得以流動、在彼此的經驗中得以相互學習

我們未必要別人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卻得以透過關係的撐展過程中,讓自己的視野和彈性被開拓

情緒沒有好不好,只有健不健康

健康的情緒是能夠對自己負責,沒有阻滯與壓抑

無論是正向或負向都能夠深刻平靜的共處

這與有沒有生病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與一個人能不能夠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精神力量更為密切

這麼看來,復元其實與病沒有太大的關係

反而與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想要有什麼樣的價值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