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10月28日那天
台灣精神醫學會通過表決
決定將"精神分裂症"這個舊稱取消
改為"思覺失調症"
以冀望達到去汙名化的效果

但名字的改變
究竟能為廣大的精障族群帶來多大的幫助?
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畢竟我們對於人事物的觀感和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
不是換個名字就可以通通解決的

然而思覺失調症這名字
倒是很明確地指出了精障者較為弱勢的方面
即為思考與感覺能力上的缺損
在中心的生活中
我們常看到有人因別人不理會他而生氣
認為別人都不把他當朋友
而其實生氣的人根本沒覺察到他的朋友正專注在別的事上
並沒有辦法去接收到他的訊息
因此造成旁人認為他暴躁易怒的印象

或是當某原在教某錫擦玻璃時
儘管某原已經盡可能地收斂
以他最輕柔的音量與態度來教某錫
但聽在某錫的耳裡仍是遠超過他承受強度的刺激
於是即使某原已經釋出了最大程度的善意
但換來的仍是某錫一連串毫不感恩的抱怨

思覺失調
究竟該如何調?
該先調整的是思考還是感覺?
而社會大眾的思覺又該怎麼去調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