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做了優勢觀點團督後,雖然如期交了該做的個案問卷

與家屬負荷層面問卷後,內心一直在想如果是學者親訪

會有什麼結果呢?會更完整 呢?還是無法如期完成問卷

......值得思考一番。

    接觸兩位個案及家屬,說實在都不是為了優勢這份問卷

而做的努力與 更深入了解,當自己走進案主家庭之前都

已經建立基本信任關係,這 些不是學者們可以想像得如此

容易的。站在自己對精障案主角色與立場著想,他們是一

群在社會飽受摧殘與貶低身分的弱勢者,對人與環境已經

有存在的被貶低、歧視一群人,長期看見得是限制,而不

是他們可以選擇的優勢或者相信自己的長處,這是真實的

社會、真實的人生, 如果可以讓他們再次選擇,我們社會

工作者可以做些什麼比較重 要吧!這是比較弔詭的地方。

    當然優勢又強調把消極、負向、轉為積極、正向,缺失

和限制轉為成 就和潛能,如此相信一個人會成長會改變,

這點我是不否認,但是就 一個""要從家中踏出家門已經

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不用說後續的 問題與解決、改變、潛

能開發...這條路程是如此艱辛,我想未親 自接近這些案主

的研究學者,是一輩子無法體會與理解的。

    服務每個案主都有他的個別性,在復元過程中,都是一

段來來回回的 過程,案主需要時間去面對日常生活、工作

、學習經驗,透過不斷反 思與回饋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處理危機方法,專業人員在一旁給予 案主支持、關懷、陪

伴,這過程是重要的。

     尊重案主的想望順勢去作是必然的,但何發掘案主的想

望呢?這才是重點吧!不經歷一番的好的關係建立,更不用

去談優勢管理、理論的 假定、實務要領原則,應該是以螺

旋式深化關係建立,在衝突中、會 談中、如何運用敏銳眼

光去看見、解讀正面想望與肯定、讚美,而非 一味的去糾

正案主談話內容,反而會讓彼此更疏離。

    因此學者在社區取樣研究質性研究時,是否也應該積極

投入或參與社區直接性的服務,做研究的學者從個管員所

提供量表得到資訊或口述 得到的資料來源,如果能順勢參

與與實際接觸案主建立真實信任的關 係,彼此也能誠實與

坦承相待,那麼助人者與受服務者彼此間才能獲 得有益的

資訊與良好溝通,這份研究豈不是才富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