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者年老之後的照顧責任該誰承擔?

家庭?機構?還是國家?

以及要用什麼方式?什麼價值來承擔人的病痛與衰老呢?

 

國家沒錢於是引進商業模式,鼓勵民間投資,由業者提供服務。

接受服務就付費,付費多的品質好,錢少的照顧少,沒錢的就只能自己辛苦承擔照顧。

 

一切以金錢衡量人與人照顧的品質,那被照顧的人如何感受呢?他們想要什麼樣的老年生活?他們聲音是否被聽見?

 

你想過要怎麼終老嗎?

我想大部分人都期待能跟家人一起生活到老,一直到撒手人寰的那天。

如果沒有小孩,至少也希望可以跟兄弟姐妹一起,如果沒有兄弟姐妹,也希望可以跟認識的朋友一起安老,一起躺在搖椅或輪椅上發呆。

 

人與人的關係是我們一開始出生的地方,也會是我們走的時候人生完滿的一部分。

 

這樣卑微的願望,在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屬身上,卻是掙扎痛苦的抉擇。

 

同心圓做為一個大家相聚在此的機構,看的見家屬身上的掙扎,同心圓第五年了,二十年後的同心圓,我們要如何一起老去呢?

 

我們需要匯集更大的力量,總是相信相聚的力量比單打獨鬥更有希望,上個星期的家屬聚會,和大家聊聊也許未來大街路上的老房子,可以在那裏聚會辦活動,甚至可以做做小生意,也鼓勵大家去上照顧服務員的課程,也許以後可以照顧我們彼此的家人,一個家庭承擔很累,我們試著醞釀一起彼此承擔,就算身體累,心靈也能有互相的支持,你照顧我的家人,我也幫忙照顧你的家人,這樣有一天,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老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