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我們的收割機包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迅速的把我們二分地的稻子給收割完成

還好禮拜一還有去補拍個照片

否則,這下稻穀從哪邊來的都無從證明了

這樣的農耕方式

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社會觀察與生活的體驗學習

以前的人吃的用的都跟生活很貼近

但現在隨著時代進步

只要有錢

似乎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

也確實有錢辦不到的事情

像是這樣的古早心、古早味、古早的記憶

炙熱的陽光、在屋簷下卻有著陣陣的涼風

隨著貨車把770公斤的稻穀傾洩而下時

我們奮力的用自己的想像堆成一座一座的小山丘

上氣不接下氣的

灌了水、再上,直到調穩了呼吸、放慢了節奏~

一耙一耙的把穀堆均勻的翻開

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

每隔幾分鐘重複同樣的動作

陳爸爸給我們送來金瓜湯點心

天然的甘甜味

順帶陳大哥、陳爸爸接連示範了曬稻穀的手法

耙子拿得低、意味著人也得要彎得低

翻過二分之一處的地方便可以看見有曬過和沒曬過的顏色差別

這些都是要透過觀察

調勻呼吸、緩緩的一步接著一步

感謝老天爺給了我們個艷陽高照的曬稻天

路邊經過的人不時報以好奇詢問的眼光

老人家甚至停下來問我們這個時候怎麼還會在曬稻穀

我們想

這樣的情景明天還會來的

金黃色的穀粒

置放在手裡的香氣

每一個人都說日曬到比較Q

我們想應該是用心吧!

以前的農夫更了不起的是比我們這一塊大更多倍

他們仍然扛下來、支撐下來

我們戲稱這對老人家而言簡直就是夏令營

但中午持續到晚上發抖的雙手告訴自己

勞動才是讓自己跟大地保持接觸的最佳良方

自然會開啟我們的感知、開啟我們的視野

開放我們的關係、開放我們的靈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