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在直接服務上,變得以評估、診斷為重,

而忘記了對話過程中,沒有用話語表達、沒有被視為有意義的肢體語言、

沒有被主動關懷甚至是嘗試勾連的情感記憶;

那成了一種「失語」的情境、也是個人與彼此各自部分的狀態。

 

我的狀態除非你知道或是曾聽過,

否則又怎麼能揣摩、想像,焦慮、走動不止、胸悶等種種生心理的不適?

你沒有問到的經歷、疾病陪伴的過程,因為重複發生的症狀干擾、

家人親友的不了解而逐漸因為麻木、習慣,便不去在意甚至是關注,

讓我幾乎認為這些都只有我自己才會面對到,其他人則沒有這情形?

我雖不擅於用文字言語表達自身的狀態、情緒,

但你可有從我的眼神、嘴角、雙手的微微颤抖感受我內心的低落、

激昂、氣憤、無力?

 

書籍裡的專業教導我們去知道有非口語訊息、甚至重要性不亞於言語,

但是,我們清楚自身以什麼樣的角度、態度去詮釋對方的肢體語言?

當我們急著以封閉式問答蒐集所需資訊,可曾思索過,

自身經驗的缺乏、片面而與對方的經驗形成了斷裂、距離,

但主動、真誠、引導的態度能夠填補關係互動的差距?

 

嘗試以描述代替評斷這些情境的過程和互動,

不僅是因為理解效率、目地性、資源整合的要求對於彼此關係和互動帶來的衝擊,

更是回到關係的基礎上去看清彼此對於言語給出的執著、簡略,

甚至到了習慣簡化變成為不可逆的思考模式,

再去觀看到人與人現在是表面、去除繁文縟節的互動,

即便溝通的方式再簡便多元、距離再近到不行,

都無法扭轉這樣的「失語」對自身的了解、對彼此關係拉出更遠的心理距離等

種種影響。

 

還會認為「失語」是一種不配合、無意願的表徵?

還認為「失語」是因為教育、經驗的落差而產出的情況?

會認為「失語」表現的是溝通-表達功能的低落甚至是障礙?

回到自身,當我們能夠關注甚至是理解「失語」是每個人的經驗,

而非是一種功能高低的呈現,

才有可能接納自己的、他人的、雙方的差異性,

慢慢進入到對方的經驗、記憶、感受,

建立一段信任、具獨立思考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