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戰後的我們,物資缺乏、民風純樸,

衣服是穿到破洞縫上線繼續穿、番薯簽熬粥是桌上主食,

生活最重要的是圖家裡大小的溫飽衣暖,

好一點就是積存些財富,增添些如收音機、腳踏車等設備,

改善生活品質;亦不時可聞,社區鄰里們在必要時候總會伸出援手,

哪怕沒有白紙黑字的立契證明,人們彼此仍願意給出協助不求回報。

而那時的人們眼裡所看重的不是物質性生產的利益,

卻是個人意識與內在、人與人關係之間的精神性生產。

 

現在的我們,遍地可見豐衣足食、生活便利,

有許許多多的生活休閒娛樂,

不論是工作、交通都變得是強調效率,

個人的參與、人與人的互動、陪伴的機會,

也隨著時間縮短、過度簡化的步驟,

被一點一滴地,

被過多的環境資訊、外在誘因翻轉了我們對於「人」的認識和體驗。

 

回顧著過去的生命經驗,我們才能細細觀看、思索,

生活它該是什麼樣的樣子、又為何會長成這個樣子。

小時候住在內轆庄,

陪著爺爺一同上山買雞、到菜市場買菜、收成破布子製作成品、

田裡抓青蛙、或一人無聊的午後用橡皮筋及蒼蠅拍等追殺蒼蠅,

又或是在菜市場裡亂繞、逛今日書局,還有書寫國字練習簿,

這些種種的生活經驗也成了我現在面對生活的方式、態度:

喜歡接觸自然、喜歡嘗試和體驗、享受沉默的內在靜甯。

有這樣的生命脈絡,我意識到

喜歡著有自己能夠掌握的工作步調、簡單的居家生活、走遍大街巷弄尋寶;

因為有著對自己生命經驗的認識、體驗、回顧,

在媽媽講述過往生活、爺爺奶奶以親身體現生活哲學的薰陶下,

到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直到有一份穩定的關係,

漸漸清楚自己對「好好生活」的想法,

不是要光鮮亮麗、大富大貴或是追求工作的成就感,

而是身心狀態能夠在工作、生活、關係中能均衡地調和,

那個「好好」不是物資的富足精良、不是跟他人比較下勝出,

是一種清楚意識對自身的「好」有種自在、安定踏實、自信,

是一種對自身選擇的價值、態度抱持有確信的感受,

是一種對關係經營的真誠、如實反應的自處。

 

也可以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整合著自己的過去、生命經歷,

一昧追隨外在環境的價值、說詞,

沒有開啟自身對「生活」種種事情的覺知、意識,

是很難體會到自身的自在、關係的自在、生活的滿足,

更無法論及「好好生活」這樣一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