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在農村、眷村生活那般,人與人互助、關懷的脈絡,

因為工業化、績效、分數、經濟至上的形式概念,

而讓人逐漸忘記了與周遭的人們、環境、事物,

是如何因為關係、共同記憶、同樣的生長脈絡而產生連結;

就像互助會是為了解決生計的困難或突發的狀況而存在,

現在卻因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快速賺到大錢,

卻不時聽到倒會、捲款逃跑的案例發生。

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動腦猜疑、防止被詐騙,

久而久之我們便淡忘了過去社會因為真心相待的信任關係。

 

話語、文字變成是我們展現知識、地位、權力的工具,

我們滿心在乎要懂得怎麼說話、論述、修飾,

卻變的不太在乎、也去感受,自己內心、每一個他人想表達的心情感受;

我們急著想聽到一段結論、跳過過程中稍微漫長的每一次說話、停頓,

都可能代表著期待被理解、以及接納靠近,

單純就文字上或個人經驗的理解,

也僅止於在表面意思的聆聽,

也無法避免過多的理性思考對於我們接受他人的真正體會、感受,

無法去除邏輯推估、評斷的習慣性運作,

自然而然,我們沒法真心、放慢速度、完全開放地,

好好的陪在一個需要關懷的人身旁,聆聽他最深刻、真實的感受。

心與心的對等真摯情感連結,遠遠超越過理性思考治療分析技術技巧*」

這樣的一句話,對於現在的任何專業教育而言,

可能相當白話、再平實不過,但真正能夠放下對技術技巧較多的關注者,

少之又少了。

減少對話語、文字過多的運用、修飾或闡釋,

回歸到靜默、聆聽,

會是重新建構心與心對等真摯的情感連結,

深刻、重要的一步,自勉、也分享。

*註:源自於蟹老闆之「參與費雪博士工作坊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