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論在什麼地方,

只有當我們能夠真正老實地投入一段關係裡,

我們才有機會體驗、觀看到,

自己內在的、心靈的轉變與演化,

而不是單單地把焦點放在觀看他人的轉變後才決定要怎麼調整。

然而,當我們站在關係之前,

我們真正要留心的不只是關係要怎麼互動、運作,

我們是否留意過「我們在那個當下的心理變化」、

「對於眼前的人事又是怎麼的詮釋」這樣的覺察歷程。

能否覺察哪些情緒是我的、哪些是他人的?

能否清楚知道哪些責任屬於我、哪些則不是?

我們是基於角色表現行為、

還是也能納入在關係中我們平等的想法互動?

我們需要急於碰撞、追求一個形式化的關係互動或是妥協性的共識?

沒有錯,在我們在生活中面對許多事物和關係時,

我們的內在也在一波又一波的接受碰撞、衝擊。

 

有好多好多的訊息接收-處理在我們的內在持續運轉著,

我們往往都會因事求全、對事不對人云云的把事情處理掉、

或是按耐著情緒感受地接受當下對方的回應,

很少有意識地讓自身沉浸於「老實真誠面對內在、又同時面對關係」的情境,

真正實際體驗感受當中的不舒服、害怕、擔憂、焦慮、猶豫等等,

其實是相當可惜,也是現代生活裡最欠缺的精神人文的交流與生產的過程。

 

是的,正是因為知道在關係中要處理的不只是關係,

還有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因此,

我們直接面對面、在團體中互動接受檢視和回饋,

讓我們可以練習然後做到「一致性」,

讓我們可以練習尊重然後願意交談、討論,

一切都是在生活之中,

不論是在中心、在家裡、抑或是面對醫病關係或職場上,

我們最終都是要如實的面對自己也面對關係。

 

當我們可以覺察並直接實際在關係中練習,

我們便可以觀看到不一樣的變化、互動。

說不定,哪天小劉可以平和的表現/紓發情緒,

然後與他人分享、陳述自己的覺察和所採取的行動;

琨兄也能以自身的主體性表達想法、

甚至是以自己的方式、步調,

在團體中與他人一致性的互動。

這些都非空談或妄想,重點在於意願和主體性,

而生活中、關係裡正是最佳的試煉場。

arrow
arrow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