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著學員老實不急躁的,

在菜田一土一草地耕耘著自足夢,

希望往後可以依照著時令、踩著土地,

種出足夠全中心用餐菜量的蔬果;

像是現在既有的番薯葉、水生空心菜、小番茄、瓢瓜等,

都很值得令人期待,

未來甚至有紅鳳菜及其他時令蔬菜的逐步栽種。

 

今天我們則是要阡插番薯葉。

團體討論後,

阿榮與小輝決定一起把番薯藤挖洞、種下,

阿琨則是自願幫忙澆水。

十幾分鐘後,阿琨因為忘了澆水澆到哪一股、

持續度又剛好到達一個極限,

他表現出挫折、想停下來休息的姿態,停留在原地。

當下的我與他沒有什麼太多的討論,

但我選擇給予他直接的回饋,

是一句「是誰願意來田裡幫忙農務的?」的問句。

確認當下的他是有接收到回饋的內容,

我們彼此也僅僅進行了這樣短暫的交流;

而在我一個轉身後,他便重新開始未完的澆水任務。

 

時間來到下午,場景則是中心正在進行新年前的大掃除。

阿廷雖然自願負責掃地工作,

但其狀態顯現的是態度被動、動機弱,

說一動做一動、又或像是觀察他人的態度伺機而做,

為了做而做、而非其自動自願的進行任務。

不可否認的,觀看到阿廷的狀態,

連結到對他長期的觀察心得,

對於他具有能獨立自主能力的部分是抱持有個人的期待,

因此可以覺察自身與其對話的生氣、失望。

只不過,對於復健、乃至於對自身生活的種種,

個人的意願、動機將會是其進步、轉變的憑藉,

一個人他的力量來自於他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多寡與否,

而工作者、陪伴者的期待與要求之於他是不具直接影響的。

 

一個人唯有意願、以及負責任的態度,

復健、生活的過程才會顯示出其意義;

該是他誰的人生,就該由他自己負起責任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