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靜宜有一場關於社會企業的研討會

聽了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

透過深度訪談以及數據、文獻的分析

試著告訴大家社會企業的樣貌

但多數的人都得出一個結論

每一個社會企業的樣貌都不一樣

關鍵在於人的價值、理念以及能否持續性的行動

 

我們聽到了許多關於政府政策面與資源的制定與分配的建議

但是

我們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

要成就一件美好的事業

若我們沒有想望成為心目想成為的那個模樣

我們同時已經失去了以主體作為出發的合理性了

我們只是努力的想要成為別人期待的樣貌

而不是自己期許想要更好的一個人

當我們願意承諾這麼努力時

即便處處受限我們仍能找到可能的縫隙

我們願意節制我們的需求、同時也願意開放自己

接收外界給予的回饋,也展現更具有彈性的姿態

社會企業讓我們看見價值並不等於貨幣

社會企業讓我們看見理念的實踐不在於大小規模

社會企業讓我們看見人可以簡樸的過生活

社會企業讓我們看見自己真正需要的、澄清想要的

但社會企業始終都是名詞符號意象

關鍵仍然在於起心動念行動的人

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儘管在過程中我們得要長時間的浸泡在情境中

學習解構掉原先看待世界的視角與位置

擺脫語言符號的束縛

達到維根斯坦所描述的無限親近

創新就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發生

就是好好的活著如此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