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座談會存在的目的

可以是針對家屬做討論

也可以是針對幾位學員討論

但這並不代表學員無法參與其中

 

 

 

關於家庭支持

關於疲勞、壓力

這都不只是發生在照顧者身上

被照顧者也同樣經歷著相同、類似的狀態

我們很容易以我們的視角做評判

認為說他又沒有做什麼事情

有什麼好累的

殊不知

在他主體的意識上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緊、什麼叫鬆

很多時候維持著緊繃的狀態不自覺

知覺感官相對的封閉

與外界的流動也相對稀少

 

放鬆誰不需要呢?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身心可以有好的對待

我們可以透過語言相互勉勵、支持

我們也可以透過肢體相互溝通、感受

有時無聲勝有聲

也許不善於表達

但肢體是我們能嘗試的另一管道

也許在動作上粗糙、不精準

但那是每一個人盡其最大的努力

模仿、學習、記憶、執行

一連串的接收、反應所給出的流動

 

看著小鈺的努力

看著小瓊的盡心

看著小菊的積極

回應在家人身上的

是莞爾的微笑

是趣味的大笑

是滿足的淺笑

 

 

 

 

在肢體的接觸中

我們開始注意到我們的眼前人

他的呼吸

他的感覺

他的肌理

在行動中我們有了機會可以更貼近這個人

瞭解在一捏、一壓、一揉中

對方身體的鬆與緊

同時也在對方的碰觸中

發現自己身體和對方的訊息

彼此的交流很直接

與對方的交流

與自己的交流

 

相互的按摩

除了身體的放鬆

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情感流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