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鼓勵表達、引導思考的環境之中,

學員的成長或進步幅度,

會是以什麼模樣呈現的?

對於原本生活經驗比較少的學員來說,

由年齡層、職業、成長背景不同的彼此,

或是工作人員、或是社區民眾/學生等,

交換/交流著一些過往的生命經驗,

形塑一個開放、自由、互相模仿學習的空間,

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因為多數的學員,事實上,生活或社會互動的經驗是較為缺乏的,

如果沒有在中心這樣的互動過程,

極有可能會退縮在家、越縮越回去,

或是沉浸在自身的想像循環之中、沒有找到新出口的可能;

於是乎,以中心的餐飲組為例,

小臻除了週間參與買菜、做菜之外,晚上觀看有線台的古裝劇,

週日到沙鹿逛逛書局等,甚少有機會主動或契機與他人產生互動;

阿娥阿姨多半時間待在家中,與兒女們乾瞪眼、看電視外,

那麼何來的人可以陪她說說話,甚至是最基本的關懷;

阿儒姐回家後,除了到三姐那走走、倒垃圾外,

回到家後也是獨自一個人面對長夜,

又如何透過與人交談互動去練習,溝通、接收/確認訊息,

同理他人等。

目前,可以看到的,阿興、阿原、阿文、小萍,

都在適應中心環境、調整好生活作息後,

開始一個一個去面對自身的議題;

好消息是,他們可以透過彼此的反應、

表示去「互相漏氣求進步」,

也就是在自由開放的氛圍中,

他們可以有機會溝通、

增強人際互動廣度和深度(長期生活在一起的累積),

在彼此互動中去發現錯誤、發現僵化的循環過程,

才得以一步步的成長、轉變。

過去,有誰想的到,他們會有這樣的進步?

重要的是,誰能用最根本的人的關係,

去陪伴著這些學員;

如同丹麥的教育理念:

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自己學習,學習緩慢的則需要教導等待。

有需要協助的、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互助的信念也許,也是這樣相去不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