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思考著自己為什麼「存在」

覺知到存在

通常意味著覺知到「死亡」

認知到死亡、生命的終至

開始盤整、回顧生命

面對死亡我們又是如何看待?

 

「死」在東方社會相當隱晦、避而不談

逢年過節、日常生活

常常相當忌諱談論關於死亡話題

甚至連相關連的字詞都不可提起

但沒有人可以否認

我們確實都會走上這一遭

只是來的早、晚、快、慢、長、短

 

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中

每一個細緻的動作都像是藝術

看見對往者的莊重

看見對在世者的陪伴

很專注、很冷靜、很溫柔

死亡是可以被如此注視

這樣的過程

有別於當今台灣對死亡、喪事的處理

同樣是東方人

在死亡的處遇上

彈性、態度、儀式、民俗風情是如此截然不同

 

在中心常常看到許多學員有各式各樣焦慮

害怕被自己的口水淹死

害怕自己的痔瘡好不了

害怕日漸走下坡的身體

害怕下一刻未知的意外

看起來像是各種身體的症狀

以病理的角度

就是就醫、診斷、服藥

但真的是身體的病痛嗎?

其實根本的議題都是「害怕死亡」

只是我們都顧左右而言他的

以其他符號轉述我們對死亡的恐懼

 

我們都「知道」人終有一天會死

但卻很少有人能將死亡

認真的納入「意識」中

對於未知我們實在容易有太多的惶恐

事物掌握在手中讓人有一種安定

但變化、不確定、無法預測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沒有任何永久的狀態

沒有任何不亙的事物

沒有所謂的安定安逸

 

我們都需要練習正視、凝視死亡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得面對的議題

沒有辦法代筆的作業

看起來好像一樣的結果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

以什麼樣的狀態、姿態、形式、心境

送自己最後一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