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中的大小事,我們常會用一種「慣性」去因應面對,

卻甚少真正在給出言語和行動的那個當下,

體會他人的反應、觀察自己的情緒,然後在一種平等尊重的關係中,

溝通、對話、得到彼此都認可的共識、甚至是默契。

會這麼樣說,緣自於生活中有著太多與他人接觸、面對面對話的機會,

我們似乎會形成了某種程度、既定的印象、思考模式,

然後以之作為和自身有關聯的人事物的因應方式;

是的,不論我們如何想掩飾、美化這種互動過程是種適應力、社會化的表象,

都無法明確說服自己、說服他人,那樣屬於自身的慣性也會是種框架、枷鎖。


以中午的接送學員為例,對話的經驗並不是很好。

我如何詮釋欣欣的意圖和狀態,不僅僅是來自於自身的推敲與經驗,

其實有很大的部分,都與自身對於慣性的依賴、及慣性被破壞更動的情緒有關;

不必等到事後的解釋說明,在與同工對話的當下、幾分鐘後,

我便能意識到、感受到上述的情緒在內心流竄,

是煩躁、是不解、是賭氣,是抱歉、是擔心、也是羞愧。

而那樣的內在情緒運作的過程,同樣也出現在與中心的每個學員、既有關係中;

而正是因為內觀後真實地面對自身的情緒、再真誠地回歸到對等的關係互動中,

覺知道自己內心所產生的種種情緒,

願意承認、接納當下自己居然會產生不耐煩、獨斷的言詞與肢體語言,

才知道自己的慣性、才知道自己在溝通對話中是那樣的缺乏彈性,

才能夠及時的拉回自身受情緒影響、蒙蔽的本意,

真誠、平等地向欣欣告知可行替代的做法、然後分工合作。

即便仍有許多許多許多雜亂的情感流動無法言說,

自身卻下意識地能以姿態、眼神等肢體語言表達自身的內心。

除了對覺知的分享、發現彈性之於我們的意義外,

更可以稍微體驗到,

關係互動中單純依靠理智思考是無法接受到更多真實、背後的訊息的,

那也是為何我們會對人與人發自內心關心、互助這樣的「相信」遲疑;

因為我們仰賴理性、思考,

而甚少做「放任自身經歷跳脫對語言文字的關注」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