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定復健計畫目標或與人溝通時

最重要的莫過傾聽及同理

 

人都傾向根據過去的經驗來歸納或總結行為

或是害怕被拒絕而使用預設立場的試探及迂迴

這些常造成溝通不良或阻礙訊息的接收

無論我們多了解一個人的過去

都無法確定他此時此刻在想什麼

 

當你想要改變、試著開啟對話、尋求善意溝通時

卻被拒絕、挑毛病或置之不理,對方沒有正面回應你的邀請

這種不被了解的感受

往往使人失去想要轉變的動力

也否定對方改變的可能

 

尊重同理每個人此時此刻、當下所要表達的想法及感受

亦能避免介入計畫的僵化缺乏彈性

相信

每一次對話溝通    將自己歸零

客觀地去聆聽、真正地去同理對方的想法及感受

同理心也會成為支持改變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