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活動服務了誰?

一個下雨天的日子

你會想去東海校園漫步嗎?

你會去看電影嗎?

你會在家裡做烘焙嗎?

還是你會給自己其他選擇呢?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

下雨天,大多就是選擇宅在家裡

但之於伙伴們

即使是週而復始主題

對我們來說

都是有別於平時的選擇

甚至是平時沒有選擇中的其他選擇機會

 

回歸到休閒活動的意義

期待的是希望在過程中

除了工作,也可以瞭解到生活休閒、平衡的重要

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閒生活

如何執行、到達、完成一切的安排

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復原的過程

 

當面臨突發狀況

是否有足夠的彈性調適呢?

有些伙伴會堅持原有的計畫

有些伙伴會焦慮天氣的改變

有些伙伴會焦慮活動的改變

有時候其實大家能含容的狀態

比我們想像的還廣

有時候大家不容易跳脫原有的選項

未知覺到自己可以有其他的選擇

有時候大家會害怕非預期內的改變

自己本身的狀態還來不及調整進入其他形式

 

到底什麼才是最貼近大家想要的?

很多時候工作者會出現猶疑

是否該進場呢?

如何讓伙伴開啟其他的思考彈性

過程中,會不會不小心注入太多工作者的意念

會不會工作者只是想選擇方便做事的方法

究竟是在促進復元?還是在方便管理?

這似乎是心中的一把尺

無法有任何的純粹存在

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清楚內在的起心動念

區辨其中的優先順序

區辨何謂核心的本質

進而再付諸行動

 

任何人都不該拿「讓他有其他的選擇」

來做作為自身內在對抗、惰性的掩飾

回歸到對人的相信與價值

對一個人來說需要什麼?

對一個人來說什麼事重要的?

一個人可以活成什麼姿態?

一個人可以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

沒有完人,只能更有覺知的趨近完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