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裡從事服務,
場域、情境都是真實又直接的,
如果以課本裡所說的專業關係去看,
時間長、情境持續的變動,
我們又如何去完整回應行政體制所追求的績效?
我們服務的是數字,還是人這個主體?
在欲兼顧兩者需求的情況下,

工作者不免踏入抉擇、混沌、迷惘的區塊,
幾番拉扯的歷程,
耗盡心神精力。

我們能否跳脫出二元、非黑即白的框架,
回到關係互動裡,
對話、觀看內在(如有固執在既有的、主觀的想法和念頭等過程)、接收回饋、反應?
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感受並與他人的分開,

而且不會強加在他人身上?
我們如果拋棄評估、蒐集資料的慣性,

那我們是要以什麼角色、方向,在關係裡互動、建構彼此的脈絡並產生交集?

這些都在我們直接接觸的過程之中,被細細咀嚼、觀看著。

小文好長時間在家裡了,
少有刺激、缺少動力,
生活裡沒有什麼重心。
下車家訪前、坐在座椅上,
心裡思索著沒有自己的期待,也分辨了當下的情緒,
那我該如何持續著彼此的關係?
在過去個管工作的經驗中搜尋著,
我其實也會感到迷惘,
面對這樣的關係建立、各自的狀態。

而我所做的,
除了關懷的生活對話,
又可以如何(這裡頭是否有個人的期待呢?)在關係裡給出行動增進復健動機呢?

對話過程中,
即便有妄想產生,
但小文似乎感受單純的關懷,放鬆的對話,
以「我」這個人對話,
她也很自然的回應著我。
最後在邀請下,
我們一起下樓、走到車子旁、再開一小段路到家門口;
看著小文,
有點放心,有點擔心,
還有其他的。

她是在社區裡生活,
她還不如我們所想的能生活自理;
她規律的服著藥物,
表面維持著清醒的意識,
但僅僅保持現有的狀態不全然能停下慢性化、退化的腳步;
復健該如何在中心之外的環境發生?
家人的角色又可以如何發揮以協助復健?

這些看似是問題,
卻也可能是某種對復健的概念在轉換;
如何回到生活裡進行復健,
而非從藥物、醫學的範疇(亦非勞政、就業的單一路徑)出發,
似乎仍較不易為大部分的人所重視,
但卻是在社區自立生活可能的要素。
我們仍要繼續社區這條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