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連著好幾天沉悶低吟,

小婕終究還是讓她與幻聽、幻覺對抗的情緒,

在我們之間爆發了出來。

一句對旁人的關懷,「飯會不會太乾,要不要加湯汁」,

幻變成「Oh my god」、「歐乃照」的字眼,

帶出了甚為淒厲狂勁的情緒張力。

小婕拍著桌子氣憤地詢問著,為何要說這樣的話,

在無視旁人眼光、情緒感受的狀態下,

她的言行扭轉了週圍原本和諧的氣氛;

於是,我們開始了第一次對話。同樣地,

聆聽然後試著從其言語斷句中拼湊出她所聽到的、連結的,

給出我自身的理解和適切的回應、回饋,

例如對號入座、辨認外物與我們這個主體本身的虛與實,

就在聆聽、確認、回饋的對話裡,

重回和緩輕鬆的氣氛、一點一滴的回到當下情境中,

最後在她一句「你還好嗎」中做結。

在面對小婕第一時間的情緒衝擊,

我有意識地保持冷靜的口氣、專注堅定的與其對望,

再一句句透過現場他人的回應、與直接的詢問,

讓其能清楚知道我的情緒感受、他人的情緒感受、

和辨認耳朵聽見的聲音是否有其他人聽見‧‧‧‧‧‧

要的不是用音量、氣勢強度壓過她的情緒能量,

而是在稍微平復其情緒後,

能有機會看見情緒積累的原因和最近的狀態;

縱使她仍在聽覺、訊息錯置連結中打轉,

至少我們能創造出一個事件、一個空間,

讓其情緒能量得以宣洩、得以被自身所觀看到。


然而,正如其過去被觀察到的循環狀態般,

小婕回家後的情緒能量未完全宣洩,

便形成家庭關係的衝突與緊張氣氛,

在爸爸的陪伴下,我們開啟了第二次對話。

藉由盧小小的統整、引導,與釋放出關懷的訊息,

小婕即便在不同的時空、經驗與訊息錯置連結的反覆之中,

仍能逐漸地回到主體的意識與自我的定位上,

與我們、與爸爸進行了對話;

聽到了爸爸的理解有限、對於小婕行為的無解、

對於給出的回饋受到侷限、對於小婕過去經驗的忽略,

種種的關係樣貌得以使我們拼湊出,

小婕對情緒的辨認與排解,在不同空間、事件的錯置連結下,

形成了一種「積累-宣洩」的循環,

形成了對小婕的干擾、對家庭關係的衝擊。


至此,透過簡短、局限的文字整理,

我們雖狀似能給出一個粗略的詮釋,

「情緒(能量)由關係的負向互動經驗、

經驗與記憶的不被理解看見等被積累、引出、炸裂」,

實則更重要的是,

我們能否撐住關係、撐出渴求被理解心靈的喘息空間,

引導觀看更真實、獨特的經驗與記憶,

才能在以往問題解決取向的會談範疇外,

創造出關係的契機、深厚的機緣,

還有便是對自身經驗、他人經驗的觀看與交流融會。

人的想像無限遼闊,不僅僅是在創意發想上,

還有便是對關係、人的潛能上;

相信自身也有局限、相信自身能跳脫框架,

那麼關係、轉變的空間便無處不在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精神人文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