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炎熱,有不少學員感到身體不適、食慾不振、頭暈冒汗,因此在這兒分享熱衰竭的處理及預防

 

一、熱衰竭的症狀:熱傷害依嚴重程度依序可分為熱中暑、熱痙攣及熱衰竭三種, 以熱中暑最為嚴重。台灣行政院衛生署(2006)指出熱衰竭,是指在熱的環境下過久,造成全身性不舒服,持續的流汗且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體温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上升一些;病患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二、熱衰竭發生的機轉熱衰竭通常都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的,因為人體在運動過程中體內會進行溫度調節,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體外會排汗,但大多的人都會認為這是正常的,所以會疏忽物質補充,這時就容易產生體內溫度調節的問題。熱衰竭的發生機轉,主要都是因為在高溫或高濕度下活動,且在人體迅速排出大量汗水之後,疏於水分或納的補充,或是還持續呆在此環境下所造成的症狀。

三、熱衰竭的處理方式主要治療是移至通風陰涼處、脫去衣物、補水與降溫。若是沒有適當治療熱衰竭,將會進展至中暑。

四、熱衰竭的預防策略:最好的補償方法是飲用和汗水一樣成分的水分,即飲用每公升含 1-2 克的鹽水。最好的水分補充方法是常喝而量少,而最好的鹽分補充方法是在水分喪失 6 ( 2.8 公斤)以內不必額外補充鹽分,因為鹽分可以由一般飲食中彌補。但如果人體需要攝取鹽分時,也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否則將導致嚴重的醫學上問題。由上述所知預防熱病的方法,就是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結束後攝取適當的鹽和水分。一般人對於運動中或運動後補充適當水分的觀念,不是那麼的清楚都認為口渴了才 需要喝水。其實當人體感到由頭腦發出口渴的警訊時都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這時的警訊不只有再告訴人體口渴了,而是在告訴自己身體體內缺乏水分,所以不管是在人體安靜時、運動中或運動後都需不時地補充水分,以免造成人體散熱系統失調並引發熱傷害。

(資料擷取自屏東教大體育第十三期 P75-79)

 

總之,夏日除了注意補充水分鹽分及防曬,外出記得攜帶遮陽帽及水壺,室內留意溫度及通風,才是預防熱衰竭及中暑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