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服務的型態,往往設定著:

需要幫助的,是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則是助人工作者;

假使,當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復存在、需求不足構成接受服務的條件、

需求無法被滿足‧‧‧時,

服務對象與工作者的供需關係意味著停止,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就這樣算了、散了?

 

在我們心中,都會記住、收藏這樣的一段記憶,

不僅僅是因為誰曾經幫了誰一把、提供了哪些服務,

而是在彼此接觸互動的那些時日中,

彼此觀看到對方的真心誠意、尊重和接納,

出自於內心的一舉一動,往往最能讓人真切感受。

但關係的建構,難道就是一開始就能這樣簡單平順?

彼此見面的觀察、探測、擔憂,

又或是被迫互動對話,還是在觀點的衝突、迥異,

都是過程中真真實實、誰也無法預期的;

拉近關係的契機雖然誰也說不準,但真誠、尊重和接納是少不了的。

 

又再說個假如,當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存在或不構成問題時,

工作者是否代表失去關係建立的著力點??

這也是非常值得工作者去反思、觀看之處;

過去人與人相處,彼此皆是出於內心去尊重、接納、互助,

並不將彼此的利害關係、是否有可以互相交換的籌碼放在關係的最前頭,

但現在當我們真正回到最初、最根本的關係,

我們反而不知道如何和為何要往來互動了。

是我們被目標導向牽引過了頭?

是我們無法想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樣貌?

是我們不相信關係可以是很簡單的問候、真誠的給出、不求回報的?

 

有太多太多的服務結構、經驗的框架掩蓋住人我關係的最真樣貌,

社會化、刻版印象等教化著工作者,關係的建立多半是立基於某些交換,

不太可能或是甚少可能是沒有要求的互動。

如此說來,怪異的是,學校或是服務本身教導工作者似乎是

「假設服務對象有需求的情境下建立關係」,

而非「在真誠接納的狀態下觀看服務對象的需求而後產生服務」。

不太確定是否有許多的工作者觀看並且反思這樣的關係建立,

但這卻是工作者需要回到根本去深思、檢視服務態度和觀念的所在;

自以為擁有資源,但面對服務對象在沒有需求急迫性、必要性的狀態下,

又該回到怎麼樣簡單的基礎上互動,

而那些關係之於工作者的想像和意義又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