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 Frances在2015年5月出版了一本書

書名就是「救救正常人」~

這裡面提到了人們在原本的環境中,無論面對到什麼樣的挑戰與壓力

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能夠在自己原本的力量中得到療癒

但這些年精神科的診斷不斷擴張詮釋的邊界

藥物治療被藥廠過度宣傳、誇耀其療效~

反而使得每一個人原本自我療癒的本能不斷的被轉移與壓迫

「病」的符號標籤,擴散籠罩在每一個人身上

一旦貼上了這個標籤,也就把自己歸類到那個「不正常」的那一群人中

但是我們怎麼樣來界定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呢?!

由誰來界定「正常」和「不正常」的邊境在哪裡?!

界定「不正常」到底對誰有好處?!

我們的種種作為到底是讓每一個人都被涵括在「正常」的領域中

還是讓每一個人繼續保有「不正常」的身份

這讓我們有很深刻的領悟~

每一個週六,同心圓都會辦理一些戶外社區的活動

讓大家可以透過這些活動,去使用社區各種資源

更可以透過這些接觸,讓社區民眾很自然地和大家攪和在一起~

但在健保給付的思維裡,這樣的活動並不具有意義

即便是這樣讓每一個人透過活動,不斷的跨界過渡到「正常」的世界中

這樣社會性的參與,比僵化、樣板式的教授、指導更為有意義,也更能在每一個人身上發揮作用

但是「病人」的角色,框限住這些醫療專業的想像

即便這樣的作為能夠促進「不正常」可以過渡到「正常」

我們得開始思考,萬一「不正常」的是這個結構,以及在這個結構下運作的「專業人士」

當我們透過「不正常」來看待這世界?!

那麼還有誰會是「正常」的呢?!

誰又能夠決定什麼是「正常」?!什麼又是「不正常」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