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透過一兩天的評估,過去慣例的認知告訴自己,學員的整體功能不錯,可以朝下一個步驟去鼓勵;
但實際的狀況卻不似如此。新的學員並沒有規律前來中心復健,即便她口頭答應了。

一般人都還未必能清楚掌握自己能力、意願是否能同步行動,更何況是要,
用一般人的角度去覺知學員的狀態。
在經由蟹老闆的提醒,才覺知自己衝太快,和自己尚未能適時掌握學員的狀態、以及抱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這便是在溝通、認知上,會存有的灰色地帶。
若用過去的方法,我們會先建構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訂出操作化定義,接著便以這一套制度去進行服務;
殊不知,在這樣的脈絡之下,去追求所謂的個別化服務,其實是件極為弔詭的事。

常會聽到「我們會針對個案需求,提供無接縫、個別化的服務」;那要試問將個案轉介適切的服務單位或資源
,是否代表這便是符合個別化需求、無接縫服務?

這答案雖然見仁見智,但是否有人曾經好好去詢問案主或案家,他們的感受到什麼?他們希望的是什麼?

真正要在社區工作之中,追求扎根的服務,便是透過傾聽、發掘、關懷並去提供他們親口提出的服務。
丟掉那套流程的框架,實際走入學員的家庭、生活之中,我們才得以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而不再只是我們
在教育體系、實務體系中被教導的那些想像。

雖然沒有忘記那樣在社區之中、看到各式各樣面貌的家庭的日子,但現在仍在往那條路邁去;
不期待可以覓得什麼世外桃源、也不擔憂會看見什麼真實樣貌,
就先求,我們能與學員們站在同一個角度,在陪伴實做、討論分享的過程之中,
感受他們對於生活、家庭、人際溝通的點點滴滴。

最真實的感受,往往就在最平凡的言談之中、互動之中、面對面的陪伴之中;
雖然知道,但沒有化為行動,仍將是想像。
以此為誡,提醒自己、也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