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是休閒活動時間,而這週我們去打保齡球。

看著大家算似相當投入,整體的氛圍卻有些沉靜單調:

一來是大家看似目的性地、機械式地完成投擲保齡球的動作,

各自依序在進行活動,卻少有交談、鼓勵、閒聊;

二來是大家精神的專注力分散狀態在轉換上較緩慢,

所以即便有一瞬間或一下子產生對人或對事物的興趣,

也無從有進一步的動作或互動發生。

 

但是,當小興的熱情、熱血的肢體語言在活動中持續運作,

加上隨時給出他人關懷的言語,

逐漸在休息區形成了一種激勵、興奮的氛圍,

讓小倫、小倫弟弟、小葳甚至是老紀先生,

透過擊掌、眼神傳遞肯定等形式,

在上肢力量的提升、情感表現幅度的增大有有明顯轉變。

另外,透過直接的言語回饋,旁觀者與活動者的眼神接觸,

傳達著對活動者參與的關注、打氣,

活動者對打保齡球這件事不再認為僅是形式化的動作而已,

亦讓休息區的氣氛較為活絡起來。

 

團體中的個體,或許都仍在團體參與之中去觀看自己、學習,

但不可否認的,個體的行為言語皆會形成對團體的渲染、刺激、衝擊,

如小劉大聲喝斥回應小寒的咒罵,衝突的聲音致使其他人的擔憂、恐懼;

如阿宏在工作時間睡覺,也牽連工作訓練的人員產生了懶散想休息的念頭。

種種生活中處處皆有個體影響團體、團體反映個體的情形產生,

無論個體對於自身的言行是否具備自主意識,

那些皆在默默、明顯地或暗地裡地促發團體動力、氛圍的轉變,

成為一種無形、但有實際運作機制的調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同心圓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